• 房價跌逾15%怎麼辦?專家揭露市場將出現的3大變化

    近期房市讓利聲浪不斷,市場不禁擔憂:若房價真的出現超過15%的跌幅,會發生什麼事?這樣的劇烈修正將牽動整個市場的結構變化,並非只是價格下跌這麼簡單。

    一、建商將啟動「以盤待變」模式

    對建商而言,價格下修若超過15%,將直接衝擊獲利與資金安全。多數業者不會選擇賠本求售,而是會…

    閱讀更多

    喜歡
    沉思
    林瓊華, 李志遠 和Aaron
    0 評論
  • 建商讓利?房價鬆動背後的4種策略解析

    近期房市消息充斥著「建商讓利」、「房價鬆動」等討論,不少購屋族滿懷期待是否能等到撿便宜的機會。但真相並不單純,建商所謂的讓利行為,其實背後各有盤算。在此歸納出四種常見模式,提醒購屋人應謹慎判讀。

    一、真降價:破盤價才是真讓利

    這類情況較少見,但確實存在。當建商為了快速去化資金,直接開出明顯低於區域行情的價格時,才稱得上是真降價。不過,多數僅發生在特定案量過大或資金壓力迫切的建案中,並不具備全面性。

    二、行銷降價:話術堆疊的價格幻象

    許多建商會透過話術營造降價感。例如明明是汐止的建案,卻標榜為「鄰近南港生活圈」或「一站到南港」,將比價對象刻意與南港或新店市區拉齊,讓消費者誤以為價格有優勢。實際上與當地行情相比,價格可能僅略低甚至不便宜。

    三、誤判形勢:錯估行情導致修正…閱讀更多

    喜歡
    沉思
    林瓊華, 李志遠 和 其他 2 人
    0 評論
  • 「新青安」貸款熱潮未退 審核時間拉長、撥款動輒拖數月

    雖然近期房市買氣轉冷,但申請房貸卻一樣難如登天。受央行信用管制政策影響,各銀行放貸態度轉趨保守,房貸審核流程普遍拉長,撥款時間也明顯延後,特別是「新青安貸款」這類高人氣方案,申請案件大量湧入,導致部分銀行出現案件積壓,甚至傳出貸款核准後遲遲無法撥款,最久得等上半年。

    審核延後、核貸成數縮水 購屋族面臨資金壓力

    不少首購族看到心儀物件後急忙下斡旋,但卻發現貸款進度一再拖延。除了審核時間不確定,實際核貸成數也經常低於預期,讓許多民眾面臨資金調度壓力。

    民眾反映:

    • 「錢不夠一定要貸款,但現在貸款太難,根本無法買房。」
    • 「我是做貸款的,有些案件要排撥很久。」
    • 「銀行說等通知,但都排不到,只能先跟親朋好友借錢周轉。」

    新青安件數大減 銀行轉趨保守

    雖然「新青安貸款…

    閱讀更多

    沉思
    喜歡
    難過
    小豪, COCO 和 其他 3 人
    0 評論
  • 房價修正有限?專家揭露「15%底線」背後邏輯

    近期房市雖陷入低迷,市場對「全面性房價修正」的期待升高,但專家直言這是一種錯誤預期。

    當前交易量低落的主要原因,不在於價格過高,而是資金流入受限。央行持續緊縮信用政策,加上銀行對不動產放款持保守態度,即使建案價格略有下修,潛在買方仍受限於資金調度,無法大規模進場。

    在這樣的資金結構下,建商不會貿然進行全面性價格鬆動。專家強調:「現況反映的是建商尊重市場機制,而非進入全線降價模式。」目前多數大型建商依據工程進度與財務成本安排價格策略,頂多透過個案讓利或附贈裝修等方式激勵買氣,不會輕易破壞整體市場價格結構。

    業界普遍共識「15%是價格底線」。一旦價格下修超過此幅度,將引發已購戶反彈與潛在違約風險,可能衝擊交屋流程與資金回收節奏,對建商與市場雙方皆不利。

    總結而…

    閱讀更多

    喜歡
    沉思
    難過
    林瓊華, 李志遠 和 其他 2 人
    0 評論
  • 載入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