社團貼文
房價修正有限?專家揭露「15%底線」背後邏輯
近期房市雖陷入低迷,市場對「全面性房價修正」的期待升高,但專家直言這是一種錯誤預期。
當前交易量低落的主要原因,不在於價格過高,而是資金流入受限。央行持續緊縮信用政策,加上銀行對不動產放款持保守態度,即使建案價格略有下修,潛在買方仍受限於資金調度,無法大規模進場。
在這樣的資金結構下,建商不會貿然進行全面性價格鬆動。專家強調:「現況反映的是建商尊重市場機制,而非進入全線降價模式。」目前多數大型建商依據工程進度與財務成本安排價格策略,頂多透過個案讓利或附贈裝修等方式激勵買氣,不會輕易破壞整體市場價格結構。
業界普遍共識「15%是價格底線」。一旦價格下修超過此幅度,將引發已購戶反彈與潛在違約風險,可能衝擊交屋流程與資金回收節奏,對建商與市場雙方皆不利。
總結而…
房市修正真的來了嗎?專家揭露建商讓利背後真相
近期台灣房市頻頻傳出建商讓利消息,有業者喊出新案價格下修15至20%,甚至傳出部分已購客收到建商退款的個案。這些現象引起市場高度關注,不少購屋族開始期待「抄底時機」來臨。然而,這波讓利潮背後,是否真代表房價即將全面大幅修正?專家提醒:過度期待低點,反而可能成為輸家。
根據六都民政局統計,2025年上半年六都建物買賣移轉棟數僅10萬0202棟,年減幅度高達26.6%,房市明顯進入盤整期。全年買賣移轉量能能否保住28萬棟,將是下半年觀察重點,若買氣未見復甦,成交量可能創下六年新低。
市場傳出的讓利個案,確實反映房市出現壓力。但估價師指出,建商讓利背後有四大主因:
- 去化壓力升高:新案去化速度放緩,資金周轉壓力浮現。
- 帳面調整策略:部分建商選擇調整帳面價格以因應市…
中年發胖不是「吃太多」!慢性發炎才是關鍵,先做好3件事讓身體「不再誤會自己」
你是不是也發現,過了三十歲之後,明明飲食變清淡、也開始運動,體重卻還是像卡住一樣不動?腰圍、血糖、膽固醇默默往上飆,讓人懷疑是不是自己「不夠拼」?
但最新研究提醒我們:中年發胖,不只是熱量的問題,而是體內「慢性發炎」正在悄悄破壞脂肪代謝的平衡。
🔬脂肪細胞的「訊號中斷」才是真正的問題
多項國際研究顯示,隨著年齡增長,我們體內的脂肪幹細胞逐漸老化,原本能釋放調節免疫反應的「細胞外囊泡(EVs)」會大幅減少,導致一種名為 miR-145…
- 載入更多